海外華媒走進中車長客 贊中國制造“硬實力”
中新網(wǎng)長春9月11日電 (李釗 金喬)來自全球1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海外華文媒體人士近日來到東北老工業(yè)基地城市長春,開啟為期一周的“五色吉林 四海傳聲”海外華文媒體吉林行。其間,在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車長客”),深切感受到了中國制造的“硬實力”。
中車長客是中國地鐵、動車組和磁浮列車的搖籃,原長春客車廠始建于1954年,是國家“一五”計劃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中國第一個現(xiàn)代化的軌道客車車輛制造工廠,也是中國唯一以客車命名的鐵路裝備制造企業(yè)。

經(jīng)過半個多世紀的發(fā)展,目前中車長客已構(gòu)建具有國際領(lǐng)先水平的地鐵列車、動車組、磁浮列車等9大產(chǎn)品平臺30個主型產(chǎn)品,形成全類型、全品種軌道交通產(chǎn)品研制能力,以高端產(chǎn)品為代表的國際業(yè)務合作已遍布全球六大洲、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東西長300米、南北寬120米的裝配車間,是中車長客體量最大的車間,這里布置了63個裝配工作臺位,最多可保證60多輛動車組同時進行裝配生產(chǎn)。
在聽到講解員介紹“一列動車需要歷經(jīng)364道裝配工序,一個完整的裝配周期只需要12天”時,眾人紛紛發(fā)出驚嘆。他們認為,隨著智能化裝備制造技術(shù)的不斷迭代,中車長客將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海外華文媒體人士走上一列車身涂裝外文的列車,這是中車長客研發(fā)生產(chǎn)的匈塞鐵路高速動車組原型車。
該車是中國首個出口歐洲的時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動車組項目。列車內(nèi)部,包括用玻璃隔開的獨立空間、不同排列組合的座椅分布等,設計巧思更符合歐洲人的乘坐習慣。
“在中車長客近距離感受到了中國制造的‘硬實力’,如此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shù)在全世界都少見,這次參觀很有意義?!毙挛魈m《中新時報》總編輯崔志珅說。(完)

華人新聞精選:
- 2025年09月13日 10:52:05
- 2025年09月09日 11:25:36
- 2025年09月07日 13:09:04
- 2025年09月04日 09:28:41
- 2025年09月03日 22:59:50
- 2025年09月03日 11:01:57
- 2025年09月03日 10:56:11
- 2025年08月27日 18:41:02
- 2025年08月27日 15:43:41
- 2025年08月27日 07: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