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京市一中院對德國汽車廠家狀告中國三家汽車廠家的侵權案作出判決,該案被稱為“汽車侵權第一案”。一中院今天透露說,在此案的審理過程中,專家陪審員起了很大作用,該陪審員系汽車學博士。
于立彪,人稱彪哥,這個稱呼頗有點江湖味。彪哥很專業(yè),他不是學法學出身,但是在需要審理機械領域的知識產權案件,尤其是涉及汽車技術的案件時,他就成為了各個合議庭爭搶的香餑餑。開庭時需要查明車輛生產數(shù)量,彪哥不問車輛產量,而是詢問底盤年產量;當事人糾纏于車輛前車燈和后車燈是否屬同一技術領域的無關問題,彪哥立即要求當事人提交車燈亮度和位置參數(shù)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當事人便放棄了爭議。
德國著名的尼歐普蘭汽車公司將中國三家企業(yè)起訴到北京一中院,以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為由向三家企業(yè)提出高達人民幣4100萬元的經濟賠償。這是中國加入WTO以來第一起汽車外觀設計領域糾紛案件,備受業(yè)界關注。一中院知產庭派出精兵強將組成合議庭,彪哥擔任此案的專家陪審員。
德國公司為了證明對方抄襲,不惜花90余萬元購買了一輛中方企業(yè)生產的大客車。合議庭認為有必要對客車進行勘驗比對,于是中德雙方分別派出專家團隊,與合議庭一起對客車進行了現(xiàn)場勘驗。雙方對于勘驗十分重視,原告方的公司主管專門從德國飛到北京,被告的技術團隊也從外地趕來,雙方圍著大客車各執(zhí)一詞,場面甚為緊張。
關鍵時刻,彪哥一聲大喊:“大家靜一靜!聽我說!”他分開雙方當事人,提出應在合議庭主導下依次對爭議部位進行比對。這一提議得到雙方認可。從示廓燈到雨刷器槽,上下?lián)躏L玻璃到倒梯形后窗……彪哥引導著雙方當事人圍著大客車一項一項比對,讓雙方都充分發(fā)表了意見。
現(xiàn)場勘驗為案件的審理提供了莫大幫助,一中院經審理認為,在案兩種大客車雖然在示廓燈、雨刷等設計上存在一定差異,但是這些差異均屬于局部細微差異,但在上、下?lián)躏L玻璃、斜置的前組合燈、倒梯形的后窗、后側部發(fā)動機散熱格柵等處設計相同,并且這些設計基本構成了客車產品的整體外觀。據(jù)此,一中院一審判決三家企業(yè)侵犯了德國客車公司的外觀設計專利。(常鳴)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